哀鸿遍野拼音
[ āi hóng biàn yě ]
哀鸿遍野的意思
哀鸿:哀鸣的鸿雁。比喻啼饥号寒的灾民。比喻在天灾人祸中到处都是流离失所、呻吟呼号的饥民。
成语基本释义:
[ 成语形式 ]
ABCD式的成语[ 成语结构 ]
主谓式成语[ 常用程度 ]
一般成语[ 感情色彩 ]
贬义成语[ 成语繁体 ]
哀鴻遍野[ 成语正音 ]
遍,不能读作“piàn”。[ 成语用法 ]
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分句;贬义,形容无家可归景象哀鸿遍野近义词
哀鸿遍野反义词
哀鸿遍野出处
《诗经·小雅·鸿雁》:“鸿雁于飞,哀鸣嗷嗷。”
哀鸿遍野成语典故:
解释:比喻到处都是呻吟呼号、游离失所的灾民。哀鸿:哀鸣的大雁.
《诗经·小雅》中有一篇题为《鸿雁》的诗。其中有两句是:“鸿雁于飞,哀呜嗷嗷。”
它的意思是说:鸿雁找不到安栖的地方,没有目的地飞着,悲哀地叫着。形容流离失所的难民呻吟呼救的凄惨景象。
由于这两句诗,后来人们就把不得安居的难民叫作“哀鸿”;......
哀鸿遍野造句
1、直到屠杀的事实在西方构成了巨大的政治压力的数月以后,联合国才重新增加了维和士兵,但此时的卢旺达已经哀鸿遍野,惨不忍睹
2、长城内外尽是哀鸿遍野
3、我不忍心在看到我们的国家像以前一样哀鸿遍野的,到最后被别人欺负。
4、在旧社会,每逢水旱战乱,人民就被迫四处逃亡,哀鸿遍野,一片凄凉。
5、他们就曾亲眼目睹过那哀鸿遍野、赤地千里的惨象。
哀鸿遍野英语翻译
暂无英语翻译
哀鸿遍野相关查询
哀鸿遍野成语接龙
- 哀哀父母:可哀呀可哀,我的父母啊!原指古时在暴政下人民终年在外服劳役,对父母病痛、老死不能照料而悲哀。
- 哀梨蒸食:将哀梨蒸着吃。比喻不识货。糊里糊涂地糟蹋好东西。
- 哀莫大于心死:指最可悲哀的事,莫过于思想顽钝,麻木不仁。
- 哀感顽艳:原意是指内容凄切,文辞华丽,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。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、戏曲、电影中的感人情节。
- 哀哀欲绝:绝:断气,死。形容极其悲痛。
- 哀丝豪竹:丝、竹:弦乐、管乐的通称;豪竹:粗大的竹管制成的乐器。形容管弦乐声的悲壮动人。
- 哀兵必胜:原意是力量相当的两军对阵,悲愤的一方获得胜利。后指受欺侮而奋起抵抗的军队,必定能取胜。
- 哀思如潮:哀伤的思绪如同潮涌一般。形容极度悲痛。
- 哀而不伤:哀:悲哀;伤:伤害。忧愁而不悲伤。比喻做事没有过头也无不及。
- 哀天叫地:哀:悲哀。悲哀地呼天喊地。形容悲痛至极。
哀鸿遍野的意思是哀鸿:哀鸣的鸿雁。比喻啼饥号寒的灾民。比喻在天灾人祸中到处都是流离失所、呻吟呼号的饥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