嘲风咏月拼音
[ cháo fēng yǒng yuè ]
嘲风咏月的意思
指描写风云月露等景象而思想内容贫乏的写作。
成语基本释义:
[ 成语形式 ]
ABCD式的成语[ 成语结构 ]
联合式成语[ 常用程度 ]
一般成语[ 感情色彩 ]
贬义成语[ 成语繁体 ]
謿風詠月[ 成语用法 ]
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指描写风月的差作品嘲风咏月近义词
嘲风咏月反义词
投身其中、厕身其间
嘲风咏月出处
唐·白居易《将归渭村先寄舍弟》诗:“咏月嘲风先要减,登山临水亦宜稀。”
嘲风咏月成语典故:
宋朝时期,赵匡胤取南唐,南唐后主李煜主动投降,成为有名无实的“金吾大将军”,宋太宗赵光义信步到翰林苑,看到李煜在侍侯着原南唐旧臣徐铉等,觉得奇怪就问为什么,徐铉斜视李煜说他没能力治国,只会嘲风咏月,只配如此。
嘲风咏月造句:
金·董解元《西厢记诸宫调》第一卷:“德行文章没包弹,绰有赋名诗价。选甚嘲风咏月。”
嘲风咏月英语翻译
暂无英语翻译
嘲风咏月相关查询
嘲风咏月成语接龙
- 挨风缉缝:比喻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找门路。
- 风不鸣条:和风轻拂,树枝不发出声响。比喻社会安定。
- 霸王风月:比喻用粗暴的态度对待幽雅的事情。
- 弊绝风清:弊:坏事;清:洁净。贪污、舞弊的事情没有了。形容坏事绝迹,社会风气良好。
- 捕风捉影:风和影子都是抓不着的。比喻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。
- 不正之风:不正当的社会风气。
- 八面驶风:形容善于见风使舵,各方面都兜得传。
- 毕雨箕风:原指民性如星,星好风雨,比喻庶民喜好人主的恩泽。后为颂扬统治者普施仁政之词。
- 变风改俗:指改变旧的风气和习俗。
- 冰壸秋月:比喻人品德清白廉洁。
嘲风咏月的意思是指描写风云月露等景象而思想内容贫乏的写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