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什么什么味成语(36个)
不知肉味
出处:《论语·述而》:“子在齐闻《韶》,三月不知肉味。曰:‘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。”
别有滋味
出处:南唐·李煜《乌夜啼》词:“剪不断,理还乱,是离愁,别是一番滋味在尽头。”
淡而无味
出处:宋 朱熹《朱子语类辑略》第四卷:“此工夫似淡而无味,然做时却自有可乐。”
津津有味
出处:汉·王褒《洞箫赋》:“哀悁悁之可怀兮,良醰醰而有味。”
耐人寻味
出处:清·无名氏《杜诗言志》卷三:“其所作如《少府画障歌》、《崔少府高齐观三川水涨》诸诗,句句字字追琢入妙,耐人寻味。”
容膝之安,一肉之味
出处:《列女传·贤明》:“今以容膝之安,一肉之味,而怀楚国之忧,其可乎?”
三月不知肉味
出处:《论语·述而》:“子在齐闻《韶》,三月不知肉味。”
山珍海味
出处:唐·韦应物《长安道诗》:“山珍海错弃藩篱,烹犊羊羔如折葵。”
食不甘味
出处:《战国策·齐策五》:“秦王恐之,寝不安席,食不甘味。”
索然无味
出处:明 杨慎《丹铅杂录 论衡》:“盖文有以含蓄不尽为工者……说尽,则索然无味。”
食不二味
出处:《左传·哀公元年》:“昔阖庐食不二味,居不重席,室不崇坛,器不彤镂,宫室不观,舟车不饰,衣服财用,择不取费。”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下》:“食不二味,坐不重席。”
食不遑味
出处:三国·魏·曹植《求自试表》:“今臣居外,非不厚也,而寝不安席,食不遑味者,伏以为二方未克为念!”
食不兼味
出处:《韩诗外传》第八卷:“大侵之礼,君食不兼味,台榭不饰,道路不除。”
食不累味
出处:《晋书·石季龙载记》:“士阶三尺,茅茨不翦,食不累味,刑措不用。”
言外之味
出处:王国维《人间词话》二二:“古今词人格调之高无如白石。惜不于意境上用力,故觉无言外之味,弦外之响,终落第二手。”
别有风味
出处: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五回:“此时只觉四处焦香扑鼻,倒也别有风味。”
个中滋味
出处:宋·向子谚《西江月·绍兴丁巳,遍走浙东诸郡……》:“居士何如学士,翰林休笑芗林。个中真味少知音,不是清狂太甚。”
铁窗风味
出处:邹韬奋《患难余生记》第一章:“随后十年来,除和几位救国会的同志在苏州略尝铁窗风味不能算流亡外,有第二次流亡……”
语言无味
出处:唐·韩愈《送穷文》:“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,语言无味者,皆子之志也。其名曰智穷。”
枯燥无味
出处:毛泽东《反对党八股》:“因此,群众就不欢迎他们枯燥无味的宣传,我们也不需要这样憋脚的不中用的宣传家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