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而什么什么成语(214个)
哀而不伤
出处:《论语·八佾》:“子曰:‘《关雎》乐而不淫,哀而不伤。’”
备而不用
出处:清·吴趼人《糊涂世界》:“虽说备而不用,到得那时候,听凭兵丁造一句谣言,开上几排枪,那人可就死了不少。”
博而寡要
出处:《史记·太史公自序》:“故曰:博而寡要,劳而少功。”
倡而不和
出处:汉·刘安《淮南子·缪称训》:“倡而不和,意而不戴。”
此而可忍,孰不可忍
出处:《晋书·解系传》:“[司马伦]怒曰:‘我于水中见蟹且恶之,况此人(解系)兄弟轻我邪!此而可忍,孰不可忍!”
脆而不坚
出处:毛泽东《改造我们的学习》:“华而不实,脆而不坚。”
大而化之
出处:《孟子·尽心下》:“大而化之之谓圣。”
大而无当
出处:《庄子·逍遥游》:“肩吾问于连叔曰:‘吾闻言于接舆,大而无当,往而不返,吾惊怖其言,犹河汉而无极也。’”
淡而无味
出处:宋 朱熹《朱子语类辑略》第四卷:“此工夫似淡而无味,然做时却自有可乐。”
得而复失
出处: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九十六回:“孔明变色曰:‘是何言也!得而复失,与不得同。公以此贺我,实足使我愧赧耳!’”
笃而论之
出处:晋·裴启《语林》:“林公云:‘文度著腻颜,挟《左传》,逐郑康成,自为高足弟子;笃而论之,不离尘垢囊也!’”
斗而铸兵
出处:《素问·四气调神大论》:“夫病已成而后药之,乱已成而后治之,譬犹渴而穿井,斗而铸锥,不亦晚呼?”一本作“斗而铸兵”。
犯而不校
出处:《论语·泰伯》:“以能问与不能,以多问于寡;有若无,实若虚,犯而不校。”
伏而咶天
出处:《荀子·仲尼》:“辟之是犹伏而咶天,救经而引其足也。”
犯而勿校
出处:鲁迅《且介亭杂文末编·女吊》:“只有明明暗暗,吸血吃肉的凶手或其帮闲们,这才赠人以‘犯而勿校’或‘勿念旧恶’的格言。”
浮而不实
出处:高阳《胡雪岩全传·平步青云》下册:“反过来‘嬉’字不作懒惰解释,要当作浮而不实的不敬来讲。”
恭而有礼
出处:《论语·颜渊》:“君子敬而无失,与人恭而有礼。”
过而能改
出处:《左传·宣公二年》:“吾知所过矣,将改之。稽首而曰:‘人谁无过,过而能改,善莫大焉。’”
改而更张
出处:《北史·崔鸿传》:“琴瑟不调,改而更张,虽明旨已行,犹宜消息。”
高而不危
出处:《孝经·诸侯章》:“高而不危,所以长守贵也;满而不溢,所以长守富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