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义什么什么的成语(39个)
背义负恩
出处:《旧唐书·乔琳传》:“上以其累经重任,顿亏臣节,自受逆命,颇闻讥谐悖慢之言,背义负恩,固不可舍,命斩之。”
背义负信
出处:见“背信弃义”。
背义忘恩
出处:元·无名氏《谢金吾》第三折:“不想他背义忘恩,更待干罢。”
大义凛然
出处:清·顾炎武《日知录》卷二十:“至于起王氏已废之魂,上配天皇;条高后擅政之年,下系中宗,大义凛然。”
大义灭亲
出处:《左传·隐公四年》:“大义灭亲,其是之谓乎。”
道义之交
出处: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38回:“道义之交,只此已足,何必更为介介。”
负义忘恩
出处:元·关汉卿《调风月》第一折:“一个个背槽抛粪,一个个负义忘恩。”
高义薄云天
出处:《宋书·谢灵运传论》:“英辞润金石,高义薄云天。”
瘠义肥辞
出处:南朝·梁·刘勰《文心雕龙·风骨》:“捶子坚而难移,结响凝而不滞,此风骨之力也。若瘠义肥辞,繁杂失统,则无骨之征也。”
见义当为
出处:元·马致远《荐福碑》第四折:“赵实见义当为,不行邪径,就加你为吉阳县令。”
见义敢为
出处:宋·曾巩《太子宾客致仕陈公神道碑铭》:“为吏明悟敏捷,见义敢为,不少屈以求合。”
据义履方
出处:晋·皇甫谧《高士传·许由》:“许由,字武仲,阳城槐里人也。为人据义履方,邪席不坐,邪膳不食。”
礼义廉耻
出处:《管子·牧民》:“何谓维?一曰礼,二曰义,三曰廉,四曰耻。”
取义成仁
出处:语出《论语·卫灵公》:“志士仁人,无求生以害仁,有杀身以成仁。”
仁义道德
出处:唐·韩愈《原道》:“后之人,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,孰从而听之。”
仁义君子
出处:《晋书·刑法志》:“戮过其罪,死不可生,纵虐于此,岁以巨计,此乃仁义君子所不忍闻,而况行之于政乎?”
仁义之兵
出处: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三十一回:“丞相兴仁义之兵,吊民伐罪,官渡一战,破袁绍百万之众。”
仁义之师
出处: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一一五回:“吾欲兴仁义之师,伐无道之主,汝安敢逆吾意!”明·方汝浩《禅真逸史》第十九回:“君候起仁义之师,吊民伐罪,四海引领而望,孰不归心?”
以义断恩
出处:《晋书·刘毅传》:“凡所以立品设状者,求人才以理物也,非虚饰名誉,相为好丑。虽孝悌之行,不施朝廷,故门外之事,以义断恩。”
意义深长
出处:巴金《旅途随笔·别》:“这些简单而意义深长的话我还能够了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