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尺什么什么成语(28个)
百尺竿头,更进一步
出处:宋·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卷十:“师示一偈曰:‘百丈竿头不动人,虽然得入未为真,百尺竿头须进步,十方世界是全身。’”
得尺得寸
出处:西汉·刘向《战国策·秦策三》:“王不如远交而近攻,得寸则王之寸, 得尺亦王之尺也。”
六尺之讬
出处:
五尺竖子
出处:战国·赵·荀况《荀子·仲尼》:“仲尼之门,五尺之竖子言羞称乎五伯。”
五尺童子
出处:《战国策·楚策四》:“不知夫五尺童子,方将调饴胶丝,加之乎四仞之上,而下为蝼蚁食也。”
五尺之童
出处:《孟子·滕文公子》:“从许子之道,则市价不贰,国中无伪;虽使五尺之童适市,莫之或欺。”
五尺之僮
出处:晋·李密《陈情表》:“外无期功强近之亲,内无应门五尺之僮。”
一尺水十丈波
出处:唐·孟郊《君子勿郁郁士有谤毁 者作诗以赠之》之一:“须知一尺水,日夜增高波。”
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
出处:元·王晔《桃花女》第二折:“你将那半句话搬调做十分事,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。”
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
出处:元·无名氏《争报恩》第三折:“那妮子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,怎当他只留支剌信口开合。”
咫尺千里
出处:《南史·萧贲传》:“能书善画,于扇上图山水,咫尺之内,便觉万里为遥。”
咫尺万里
出处:《南史·萧贲传》:“能书善画,于扇上图山水,咫尺之内,便觉万里为遥。”
咫尺之功
出处:《战国策·秦策五》:“虽有高世之明,无咫尺之功者,不赏。”
咫尺天颜
出处:语本《左传·僖公九年》:“天威不违颜咫尺。原谓天鉴察不远,威严如常在面前。”
咫尺之书
出处: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而后遣辩士奉咫尺之书,暴其所长于燕,燕必不敢不听从。”宋·苏洵《上欧阳内翰第一书》:“欲徒手奉咫尺之书,自托于执事,将使执事何从而知之,何从而信之哉?”
足尺加二
出处:高阳《慈禧前传》十:“在恭王自己接见的贺客中,有人说要请大格格出来,以公主的身份,接受叩贺;只这原是足尺加二的趋奉,但正如俗话所说的,‘马屁拍在马脚上’,惹得恭王大为不悦。”
百尺竿头
出处:唐·吴融《商人》诗:“百尺竿头五两斜,此生何处不为家。”
百尺无枝
出处:汉·枚乘《七发》:“龙门之桐,高百尺而无枝。”
六尺之孤
出处:《论语·泰伯》:“可以托六尺之孤,可以寄百里之命,临大节而不可夺也。”
玉尺量才
出处:唐·李白《上清宝鼎》诗:“仙人持玉尺,度君多少才;玉尺不可尽,君才无时休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