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什么什么里的成语(112个)
跛鳖千里
出处:《淮南子·说林训》:“跬步不休,跛鳖千里。”
不知就里
出处:金 董解元《西厢记诸宫调》第四卷:“你寻思,甚做处,不知就里,直恁冲冲怒?”
巴人下里
出处:南朝·梁简文帝《与湘东王书》:“故玉微金铣,反为拙目所嗤;《巴人下里》,更合郢中之听。”
鞭辟向里
出处:明·王守仁《寄邹谦之书》:“随处体认天理之说,大约未尝不是,只要根究下落,即未免捕风捉影,纵令鞭辟向里,亦与圣门致良知之功,尚隔一尘。”
鞭擗向里
出处:宋张栻《答胡季随书》:“近来士子肯向学者,亦时有之,但实作工夫耐久者极难得也。且是要鞭擗向里,如此下工,方自觉病痛多耳。”
鞭辟着里
出处:清·李顒《南庠汇语》十六:“一则文字知见义袭于外,原不曾鞭辟着里,真参实悟。”
鞭约近里
出处:宋·朱熹《答范伯崇书》:“凡事自立章程,鞭约近里,勿令心志流漫。”
鞭擗进里
出处:郭沫若《文艺论集·论节奏》:“第三是生理学的假说……这种假说,是把心脏的鼓动和肺脏的呼吸,认为节奏之起源。这觉得很能鞭擗进里了。”
差若毫厘,谬以千里
出处:《礼记·经解》:“《易》曰:‘君子慎始,差若毫厘,缪以千里。’”
差以毫厘,谬以千里
出处: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司马迁传》:“故《易》曰:‘差以毫厘,谬以千里。’”
差之毫厘,失之千里
出处:《礼记·经解》:“《易》曰:‘君子慎始,差若毫厘,缪以千里。’” 《魏书·乐志》:“但气有盈虚,黍有巨细,差之毫厘,失之千里。”
尺寸千里
出处:唐·柳宗元《始得西山宴游记》:“其高下之势,岈然洼然,若垤若穴,尺寸千里,攒蹙累积,莫得遁隐。”
惮赫千里
出处:《庄子·外物》:“白波若山,海水震荡,声侔鬼神,惮赫千里。”
恶事行千里
出处:宋·孙光宪《北梦琐言》卷六:“所谓好事不出门,恶事行千里,士君子得不戒之乎?”
毫厘千里
出处:《礼记·经解》:“《易》曰:‘君子慎始,差若毫厘,缪以千里。’”
好事不出门,恶事行千里
出处:宋·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:“僧问绍宗:‘如何是西来意?’绍宗曰:‘好事不出门,恶事行千里。’”
皓月千里
出处:宋·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:“长烟一空,皓月千里,浮光耀金,静影沉璧。”
行间字里
出处:南朝·梁·简文帝《答新渝侯和诗书》:“垂示三首,风云吐于行间,珠玉生于字里。”清·平步青《霞外■(扌麕)屑·论文下·文章圈点》:“书有圈点勾勒,始自前明中叶选刻时文陋习。然行间字里,触眼特为爽豁,故仿而用之。”
见之不取,思之千里
出处:宋·无名氏《张协状元》二八:“见之不取,思之千里。只道张协状元,不知榜眼探花是那里人,买本看。”
阶前万里
出处:《资治通鉴·唐纪·宣宗大中十二年》:“卿到彼为政甚善,朕皆知之,勿谓其远!此阶前万里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