动什么什么兔成语(1个)
动如脱兔
出处:《孙子·九地》:“是故始如处女,敌人开户;后如脱兔,敌不及拒。”
- 动辄得咎:辄:即;咎:过失,罪责。动不动就受到指摘或责难。
- 动不失时:时:时宜,时机。行动不失时机。指不做不切合时宜的事。
- 动之以情:用感情来打动他的心。
- 动静有常:常:常规,法则。行动和静止都有一定常规。指行动合乎规范。
- 动魄惊心:使人神魂震惊。原指文辞优美,意境深远,使人感受极深,震动极大。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。
- 动人心弦:把心比作琴,拨动了心中的琴弦。形容事物激动人心。
- 动如脱兔:比喻行动敏捷。
- 动心怵目:怵目:使人看了感到恐惧。看了使人感到内心恐惧。形容感受很深,震动非常大。
- 动心骇目:骇目:使人看了感到惊骇。看了使人感到心动惊骇。形容感受很深,震动非常大。
- 动心忍性:动心:使内心惊动;忍性:使性格坚韧。指不顾外界阻力,坚持下去。
- 动如脱兔:比喻行动敏捷。
- 东门逐兔:用以作为为官遭祸,抽身悔迟之典。同“东门黄犬”。
- 静如处女,动如脱兔:处女:未嫁的女子;脱兔:逃跑的兔子。指军队未行动时象未出嫁的姑娘那样持重;一行动就象飞跑的兔子那样敏捷。
- 静若处子,动若脱兔:指军队未行动时就像未出嫁的女子那样沉静,一行动就像逃脱的兔子那样敏捷。
- 守株待兔:株:露出地面的树根。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。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,不知变通。
- 守如处女,出如脱兔:处女:未嫁的女子;脱兔:逃跑的兔子。指军队未行动时象未出嫁的姑娘那样持重;一行动就象飞跑的兔子那样敏捷。
- 势若脱兔:势:攻势。脱:脱逃。对敌人攻击的速度极快,就像脱逃的兔子奔跑那样。
- 惊猿脱兔:如受惊的猿猴、脱逃的兔子。形容迅速奔逃。
- 一雕双兔:指三人并列显位,一人势盛而两人受其挟制。
- 一鵰双兔:唐 李林甫 、 张九龄 、 裴耀卿 并为相, 李 抑扬 张 、 裴 自得, 张 裴 二人罄折卑逊,时人窃言“一鵰挾兩兔”。见 唐 郑处诲 《明皇杂录》卷下及《新唐书·李林甫传》。后因以“一鵰雙兔”谓三人并列显位,一人势盛而两人受其挟制。 清 钱谦益 《曲江歌十绝句奉寄香山何相公》之四:“偃月堂深仗馬閒,一鵰雙兔竝朝班。書生漫自誇前識,只恨胡雛 軋犖山 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