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下塞什么聋(1个)
下塞上聋
出处:唐·韩愈《子产不毁乡校颂》:“川不可防,言不可弭,下塞上聋,邦其倾矣。”
- 下笔千言,离题万里:写了一大篇文章,但没有接触到主题。
- 下不为例:下次不可以再这样做。表示只通融这一次。
- 下车泣罪:旧时称君主对人民表示关切。
- 下车伊始:伊:文言助词;始:开始。旧指新官刚到任。现比喻带着工作任务刚到一个地方。
- 下车作威:原指封建时代官吏一到任,就显示威风,严办下属。后泛指一开头就向对方显示一点厉害。
- 下里巴人: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。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。
- 下马威:原指官吏初到任时对下属显示的威风,后泛指一开始就向对方显示自己的威力。
- 下阪走丸:阪:斜坡;丸:弹丸。在斜坡上往下滚弹丸。比喻说话敏捷流利。
- 下马看花:比喻停下来,深入实际,认真调查研究。
- 下笔成章:一挥动笔就写成文章。形容写文思敏捷。
- 不痴不聋:人不傻,耳朵也不聋。常与“不成姑公”连用,意为不故作痴呆,不装聋作哑,就不能当阿婆阿公。形容长辈要宽宏大量。
- 警愦觉聋:发出很大的声音,使昏聩的人觉醒,耳聋的人感知。比喻用语言文字等唤醒糊涂麻木的人。
- 启瞶振聋:比喻唤醒糊涂与麻木不仁者。
- 舌敝耳聋:讲的人舌头破了,听的人耳朵聋了。形容议论多而杂,别人不予理睬。
- 醒聩震聋:犹言振聋发聩。使昏昧糊涂、不明事理的人为之震惊,受到启发。
- 震耳欲聋:形容声音很大,耳朵都快震聋了。
- 诈哑佯聋:假装哑巴聋子。指置身事外。
- 郑昭宋聋:杜预注:“昭,明也。聋,暗也。”比喻情况不同。
- 不瞽不聋:意为不故作痴呆,不装聋作哑,就不能当好阿公阿婆。形容长辈要宽宏大量。
- 下塞上聋:塞:堵塞不通。聋:耳朵的听觉失灵。下边堵塞不通,上边听觉失灵。比喻真实情况不能上传下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