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置之什么外(1个)
置之度外
出处:《后汉书·隗嚣传》:“帝积苦兵间,以嚣子内侍,公孙述远据边陲,乃谓诸将曰:‘且当置此两子于度外耳。’”
- 置之脑后:放在一边不再想起。
- 置之死地:有意使人处于无法生存下去的境地。
- 置若罔闻:置:放,摆;若:好象。放在一边,好象没有听见似的。指不予理睬。
- 置身事外:身:自身。把自己放在事情之外,毫不关心。
- 置之死地而后生:原指作战把军队布置在无法退却、只有战死的境地,兵士就会奋勇前进,杀敌取胜。后比喻事先断绝退路,就能下决心,取得成功。
- 置水之情:表示人民对官吏公正清廉的期望。
- 置诸高阁:捆起来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。比喻放着不用。
- 置之不理:之:代词,它;理:理睬。放在一边,不理不睬。
- 置之度外:度:考虑。放在考虑之外。指不把个人的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。
- 置之高阁:高阁:储藏器物的高架。捆起来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。比喻放着不用。
- 爱之欲其生,恶之欲其死:喜爱他时,总想叫他活着;讨厌他时,总想叫他死掉。指极度地凭个人爱憎对待人。
- 安之若命:指人遭受的不幸看作命中注定,因而甘心承受。
- 爱之欲其生:指喜欢一个人时总想叫他活着。指极度地凭个人爱憎对待人。
- 避之若浼:指躲避惟恐不及,生怕沾污了自身。
- 藏之名山,传之其人:把著作藏在名山,传给志趣相投的人。
- 操之过急:操:做,从事。处理事情,解决问题过于急躁。
- 持之有故:持:持论,主张;有故:有根据。指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有一定的根据。
- 处之泰然:处:处理,对待;泰然:安然,不以为意的样子。若无其事的样子。形容自理事情沉着镇定。也指对待问题毫不在意。
- 操之过激:指处事过于激烈。
- 操之过切:指处事过于急切。
- 安内攘外:原就药的疗效而言。后多指安定内部,排除外患。
- 昂首天外:抬起头望着天边。形容态度傲慢,或做事脱离实际。
- 昂头天外:昂:抬起。抬起头望着天边。形容态度傲慢或做事脱离实际。
- 八荒之外:八面荒远的地方以外。形容极其旷远。
- 暴内陵外:暴:残害;陵:同“凌”,侵犯,凌侮。对内残害百姓,对外欺压弱小。
- 超然物外:超:高超脱俗;物外:世外。超出世俗生活之外。引申为置身事外。
- 超然象外:以:用法等同“于”。超脱于物象以外。指诗文的意境雄浑、超脱。也比喻置身世外,脱离现实的空想。
- 超以象外:以:用法等同“于”。超脱于物象之外。形容诗文意境雄浑、超脱。也比喻置身世外,脱离现实的空想。
- 吃里爬外:接受这一方面的好处,却为那一方面卖力。也指将自己方面的情况告诉对方。
- 彻内彻外:指完完全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