言什么什么什么的成语(147个)
言必有据
出处:鲁迅《序言》:“对于历史小说,则以为博考文献,言必有据者,纵使有人讥为‘教授小说’,其实是很难组织之作。”
言而有信
出处:《论语·学而》:“与朋友交,言而有信。”
言听计从
出处: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汉王授我上将军印,予我数万众,解衣衣我,推食食我,言听计用,故吾得以至于此。”
言外之意
出处:宋·欧阳修《六一诗话》:“必能状难写之景,如在目前,含不尽之意,见于言外,然后为至矣。”宋·叶梦得《石林诗话》:“七言难于气象雄浑,句中有力而纡余,不失言外之意。”
言归于好
出处:《左传·僖公九年》:“凡我同盟之人,既盟之后,言归于好。”
言不尽意
出处:《易·系辞上》:“书不尽言,言不尽意。”
言为心声
出处:汉·扬雄《法言·问神》:“故言,心声也;书,心画也。声画形,君子小人见矣。”
言归正传
出处: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11回:“和尚一看不对头,赶紧言归正传,预备说完了好告辞。”
言不由衷
出处:《左传·隐公三年》: “信不由中,质无益也。”杨伯峻注:“人言为信,中同衷。”
言无二价
出处:《后汉书·逸民传·韩康》:“常采药名山,卖于长安市,口不二价,三十余年。”
言过其实
出处:《三国志·蜀书·马良传》:“马谡言过其实,不可大用。”
言出法随
出处:清 林则徐《奉旨前往广东查办海口事件传牌稿》:“言出法随,各宜懔遵毋违。”
言行不一
出处:《逸周书 官人》:“言行不类相似,始终相悖。”
言简意赅
出处:宋 张端义《贵耳集》上卷:“言简理尽,遂成王言。”
言传身教
出处:《庄子·天道》:“语之所贵者意也,意有所随。意之所随者,不可以言传也。”
言行相诡
出处:《吕氏春秋·淫辞》:“言行相诡,不祥莫大焉。”
言近旨远
出处:《孟子·尽心下》:“言近而指远者,善言也。”
言多必失
出处:《鬼谷子·本经符》:“言多必有数短之处。”
言行一致
出处:宋 赵善璙《自警篇 诚实》:“自此言行一致,表里相应,遇事坦然,常有余裕。”
言而无信
出处:《谷梁传·僖公二十二年》:“言之所以为言者,信也。言而不信,何以为言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