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无什么什么的成语(291个)
暗无天日
出处: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老龙船户》:“剖腹沉石,惨冤已甚,而木雕之有司,绝不少关痛痒,岂特粤东之暗无天日哉!”
案无留牍
出处:清·朱彝遵《商丘宋氏家乘》序:“一十七年,国奢示之以俭,事烦行之以简,月要岁会,久而案无留牍。”
百无禁忌
出处:清·范寅《越谚·名物·风俗》“百无禁忌,诸邪回避。”
百无聊赖
出处:汉·蔡琰《悲愤》诗:“为复强视息,虽生何聊赖。”
百无一能
出处:明·施耐庵《水浒全传》第三十二回:“宋江道:‘我自百无一能,虽有忠心,不能得进步。’”
百无一失
出处:汉·王充《论衡·须颂》:“从门应庭,听堂室之言,什而失九,如升堂窥室,百不失一。”
百无一用
出处:清·黄景仁《杂感》:“十有九人堪白眼,百无一用是书生。”
兵无常势
出处:《孙子·虚实》:“夫兵形象水,水之行,避高而趋下;兵之形,避实而击虚。水因地而制流,兵因敌而制胜。故兵无常势,水无常形,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,谓之神。”
百无所成
出处:明·王守仁《教条示龙场诸生》:“今学者旷废隳惰,玩岁愒时而百无所成,皆由于志之未立耳。”
百无一成
出处:清·曾国藩《圣哲画象记》:“志学不早……驽缓多病,百无一成。”
百无一堪
出处:《旧唐书·郭子仪传》:“盖以六军之兵,素非精练,皆市肆屠沽之人,务挂虚名,苟避征赋,及驱以就战,百无一堪。”
百无是处
出处:宋·辛弃疾《浣溪沙·漫兴作》词:“一似旧时春意思,百无是处老形骸,也曾头上带花来。”
兵无血刃
出处:《北史·序传·凉武昭王李暠》:“昭王以纬世之量。为群雄扬奉,兵无血刃,遂启霸业,乃修敦煌旧塞。”
别无二致
出处:郭沫若《海涛集·徐家埠》:“江西境内的风物,太平淡无奇了,这儿和长江沿岸所见到的别无二致。”
别无他物
出处:明·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第七卷:“伯桃视之,止有一塌,塌上堆积书卷,别无他物。”
惨无人道
出处:杨玉如《辛亥革命先著记》:“杀伤我人民,系累我妇孺,惨无人道。”
车无退表
出处:《国语·晋语上》:“张侯御曰:‘三军之心在此车也,其耳目在于旗鼓。车无退表,鼓无退声。’”
惨无人理
出处:孙中山《临时大总统宣告各友邦书》:“严弄峻制,惨无人理。任法吏之妄为,丝毫不加限制,人命呼吸,悬于法官之意旨。”
惨无天日
出处:梁启超《中国专制政治进化史论》第三章;“以希腊、罗马之文明,而其下级社会之民,被虐待者惨无天日,其所沐文明之膏泽者,不过国中一小部分耳。”
策无遗算
出处:《北齐书·幼主纪》:“以策无遗算,乃益骄纵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