遁什么什么什么的成语(27个)
遁迹黄冠
出处:刘复《奉答王敬先生》:“原来先生是个留学日本速成法政的学生,又是个‘遁迹黄冠’的遗老,失敬失敬。”
遁迹潜形
出处:明·张景《飞丸记·园中落穽》:“若要行刺呵,要隐。当遁迹潜形,翦蔓除根才事稳。”
遁名匿迹
出处:宋·苏舜钦《粹隐堂记》:“一不与细合,则飒然远举,遁名匿迹,惟恐有闻于人也。”
遁入空门
出处: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五回:“看破的,遁入空门,我听见,并不惊异。”
遁世遗荣
出处:晋·慧远《答何镇南书》:“是故遁世遗荣,反俗而动。”
遁世隐居
出处:汉·焦赣《易林·革之旅》:“遁世隐居,竟不逢时。”
遁世幽居
出处:北齐·刘昼《新论·遇不遇》:“齐之华士,栖志丘壑,而太公诛之之;魏之干木,遁世幽居,而文侯敬之。”
遁俗无闷
出处:唐·王勃《彭州九陇县龙怀寺碑》:“遁俗无闷,因时有待。”
遁天倍情
出处:《庄子·养生主》:“是遁天倍情,忘其所受,古者谓之遁天之刑。”成玄英疏:“言逃遁天理,倍加俗情。”
遁世离群
出处:《元史·隐逸传序》:“后世之士,其所蕴蓄或未至,而好以迹为高,当邦有道之时,且遁世离群,谓之隐士。”
遁天妄行
出处:南朝·宋·宗炳《明佛论》:“皆违理谬感,遁天妄行,弥非真有矣。”
遁天之刑
出处:《庄子·养生主》:“是遁天倍情,忘其所受,古者谓之遁天之刑。”
遁世无闷
出处:《易·乾》:“不成乎名,遁世无闷。”孔颖达疏:“谓逃遁避世,虽逢无道,心无所闷。”
遁形远世
出处:《后汉书·逸民传·法真》:“真曰:‘吾既不能遁形远世,岂饮洗耳之水哉?’遂深自隐绝,终不降屈。”
遁逸无闷
出处:南朝·梁·江淹《无为论》:“欲使自天佑之,吉无不利,舒卷随取,进退自然,遁逸无闷,幽居永贞,亦何荣乎?”
遁阴匿景
出处:晋·陆云《南征赋》:“遁阴匿景,静言勿哗。”
遁迹藏名
出处:《东周列国志》第八九回:“功成辞赏,遁迹藏名。”
遁迹方外
出处:清·顾文彬《过云楼书画记·衡山补图元贤深翠轩诗文卷》:“余如惟信、王忱、金恺、秦衡、陆叙,类皆元季遗民,或逃名字宇内,或遁迹方外,并不欲以姓字传者。”
遁迹匿影
出处:明·何良俊《四友斋丛说·史七》:“但诸公皆不知用兵,闻贼至则盛怒而出,一有败衄则退然沮丧,遁迹匿影唯恐不密。”
遁迹销声
出处:《旧唐书·韦嗣立传》:“若任用无才,则有才之路塞,贤人君子所以遁迹销声,常怀叹恨者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