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什么一什么的成语(560个)
安于一隅
出处:宋·陈亮《上孝宗皇帝第二书》:“臣恭惟皇帝陛下厉志复仇,不肯即安于一隅,是有功于社稷也。”
傲睨一世
出处:《宋史·沈辽传》:“辽字睿达,幼挺拔不群,长而好学尚友,傲睨一世。”宋·高斯得《耻堂存稿·留赵给事奏札》:“但其再来,遂负虚骄之气,傲睨一世,自以人莫能及。”
傲睨一切
出处:宋·黄庭坚《豫章文集·卷二十六·跋俞秀老清老诗颂》:“清老往与余共学于涟水,其傲睨万物,滑稽以玩世,白首不哀”。
百不一存
出处:《南史·蔡廓传附蔡兴宗》:“时士庶危惧,衣冠咸欲远徙,后皆流离外难,百不一存。”
百无一能
出处:明·施耐庵《水浒全传》第三十二回:“宋江道:‘我自百无一能,虽有忠心,不能得进步。’”
百无一失
出处:汉·王充《论衡·须颂》:“从门应庭,听堂室之言,什而失九,如升堂窥室,百不失一。”
百无一用
出处:清·黄景仁《杂感》:“十有九人堪白眼,百无一用是书生。”
背城一战
出处:《左传·成公二年》:“请收合余烬,背城借一。”
背水一战
出处: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中说,汉将军韩信率军攻赵,穿出井陉口,命令将士背靠大河摆开阵势,与敌人交战。韩信以前临大敌,后无退路的的处境来坚定将士拼死求胜的决心,结果大破赵军。
并为一谈
出处:唐·韩愈《平淮西碑》:“万口和附,并为一谈。”
不拘一格
出处:清·龚自珍《己亥杂诗》:“我劝天公重抖擞,不拘一格降人才。”
不经一事,不长一智
出处: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60回:“俗语说:‘不经一事,不长一智。’我如今知道了,你又该来支问着我了!”
不堪一击
出处:王安忆《命运交响曲》:“我太响,心里却在大声地嚷:你的想法太不堪一击了!”
不可一世
出处:宋·罗大经《鹤林玉露补遗》卷一五:“荆公少年,不可一世。”
不赞一词
出处: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:“至于为《春秋》,笔则笔,削则削,子夏之徒,不能赞一辞。”
不值一顾
出处:明·方孝儒《送龚彦佐序》:“夫禄之以天下而系马千驷,常人思以其身易之而不可得,而伊尹不屑一顾视焉。”
步调一致
出处:毛泽东《整顿党的作风》:“在这种种方面,都应该提高共产主义精神,防止宗派主义倾向,使我们的党达到队伍整齐,步调一致的目的,以利战斗。”
百世一人
出处:宋·苏轼《祭司马君实文》:“百世一人,千载一时,惟时与人,鲜偶常奇。”
百喙一词
出处:清·龚自珍《大誓答问第一》:“儒者百喙一词,言伏生《尚书》二十八篇。”
百虑一致
出处:语出《易·系辞下》:“天下何思何虑,天下同归而殊涂,一致而百虑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