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什么持什么的成语(26个)
把素持斋
出处:元·无名氏《女姑姑》三折:“念佛心把素持斋,不食荤啖柏。”
把酒持螯
出处:语出《晋书·毕卓传》:“卓尝谓人曰:‘得酒满数百斛船,四时甘味置两头,右手持酒杯,左手持蟹螯,拍浮酒船中,便足了一生矣。’”
保泰持盈
出处:《明史·孝宗纪赞》:“孝宗儿能恭俭有制,勤政爱民,兢兢于保泰持盈之道,用使朝序清宁,民物康阜。”
保盈持泰
出处:参见“保泰持盈”。
秉钧持轴
出处:明·唐顺之《答曾石塘总制》:“使继此而进以秉钧持轴,则夫不动声色而坐销天下之隐忧。
刺虎持鹬
出处:《战国策·秦策二》及《史记·张仪列传》载:刺虎,战国时,陈畛说秦惠王,引卞庄子刺虎为喻,先待齐楚交战,乘其两败俱伤时进兵。持鹬,用“鹬蚌相持”之典。
扶颠持危
出处:宋·秦观《贺孙中丞启》:“恭惟中丞侍郎,受天间气,为世直儒;力足以扶颠持危,器足以致远任重。”
扶危持颠
出处:唐·杜光庭《虬髯客传》:“素骄贵,末年愈甚,无复知所负荷,扶危持颠。”
旷日持久
出处:《战国策·赵策四》:“今得强赵之兵,以杜燕将,旷日持久,数岁,令士大夫余子之力,尽于沟垒。”
被甲持兵
出处:汉·荀悦《汉纪·文帝纪上》:“勃在国,常恐惧,每郡守使丞尉行县,勃常被甲持兵。”
以一持万
出处:《荀子·儒效》:“法先王,统礼义,一制度,以浅持博,以古持今,以一持万。”
鹬蚌持争,渔翁得利
出处:《战国策·燕策二》记载:蚌张开壳晒太阳,鹬去啄它,嘴被蚌壳夹住,两方面都不相让。渔翁来了,把两个都捉住了。
沿门持钵
出处:明·高攀龙《讲义·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》:“若天分之我不承受,此家当,我却无分了,便至沿门持钵,仰息他人。”
振裘持领
出处:汉·杨伦《上书案坐任嘉举主罪》:“臣闻《春秋》诛恶及本,本诛则恶消;振裘持领,领正则毛理。”
秉节持重
出处:《后汉书·伏湛传》:“[伏湛]遭时反覆,不离兵凶,秉节持重,有不可夺之志。”
遇物持平
出处:宋·苏舜钦《朝奉大夫尚书度支郎王公行状》:“苟遇物持平,轻重判然于中矣。”
老成持重
出处:清·魏善伯《留侯论》:“而老成持重,坐靡岁月,终于无成者,不可胜数。”
明火持杖
出处:《元典章·刑部·从贼不得财者免刺》:“从贼孙伯奴、孟干儿与首贼朱伴儿、李佛保等四人明火持杖强劫梁贤十家。”
荷橐持筹
出处:
举纲持领
出处:汉·王充《论衡·程材》:“举纲持领,事无不定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