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危什么什么成语(42个)
安危相易
出处:《庄子·则阳》:“安危相易,祸福相生,缓解相摩,聚散以成。此名实之可纪,精微之可志也。”
安危与共
出处:三国魏·曹植《求自试表》:“而臣敢陈闻于陛下者,诚与国分形同气,忧患共之者也。”
持危扶颠
出处:《论语·季氏》:“危而不持,颠而不扶。”
齿危发秀
出处:《文选·任昉》:“至若齿危发秀之老,含经味道之生,莫不北面人宗,自同资敬。”
阽危之域
出处:南朝·齐·王融《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》:“故能出人于阽危之域,跻俗于仁寿之地。”
扶危定乱
出处: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83回:“能识人,能爱人才,能为国留得那英雄豪杰,为朝廷扶危定乱。”
扶危持颠
出处:唐·杜光庭《虬髯客传》:“素骄贵,末年愈甚,无复知所负荷,扶危持颠。”
扶危定倾
出处:《周书·李基传》:“太祖扶危定倾,威权震主。”
扶危济急
出处:鲁迅《且介亭杂文二集·鎌田诚一墓记》:“君以一九三○年三月至沪……中遭艰巨,笃行靡改,扶危济急,公私两全。”
扶危救困
出处:元·无名氏《魏徵改诏》第三折楔子:“今日个扶危救困休辞惮,疾便的牵战马上雕鞍。”
扶危拯溺
出处:唐·崔佑甫《唐故常州刺史独孤公神道碑铭》:“常州之义笃于友,用之有常,行之可久,扶危拯溺,尔身我手。”
见危致命
出处: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子罕》:“士见危致命,见得思义。”
临危不惧
出处:《邓析子·无厚》:“死生自命,贫富贱者,不知时也,故临难不惧。”
临危受命
出处:三国蜀·诸葛亮《前出师表》:“ 受任于败军之际,奉命于危难之间。”
临危授命
出处:《论语·宪问》:“见利思义,见危授命。”
临危致命
出处:《论语·子张》:“士见危致命,见得思义。”
前危后则
出处:地列酒泉,天垂酒池,杜康妙识,仪狄先知。纣丧殷邦,桀倾夏国,由此言之,前危后则。 宋·司马光《资治通鉴·晋孝武帝太元三年》
转危为安
出处:宋·司马光《论周琰事乞不坐冯浩状》:“陛下当此之时变危为安,变乱为治,易于返掌。”
变危为安
出处:宋·司马光《论周琰事乞不坐冯浩状》:“陛下当此之时变危为安,变乱为治,易于返掌。”
临危不顾
出处:《三国志·魏志·陈留王传》:“和、琇、抚皆抗不挠,拒会凶言,临危不顾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