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什么什么夷的成语(16个)
赴险如夷
出处:《魏书·于什门等传论》:“史臣曰:‘于什门等或临危不挠,视死如归;或赴险如夷,惟义所在。’”
化险为夷
出处:清·曾朴《孽海花》第二十七回:“以后还望中堂忍辱负重,化险为夷。”
急病让夷
出处:语出《国语·鲁语上》:“贤者急病而让夷。”
履险如夷
出处:清 郑观应《盛世危言 狱囚》:“而从此周道坦坦,履险如夷矣。”
视险如夷
出处:汉·刘协《喻郭汜诏》:“今得东移,望远若近,视险如夷。”
以夷伐夷
出处:《后汉书·邓训传》:“议者咸以羌胡相攻,县官之利,以夷伐夷,不宜禁护。”
用夏变夷
出处: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:“吾闻用夏变夷者,未闻变于夷者。”
以夷制夷
出处: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邓训传》:“议者咸以羌胡相攻,县官之利,以夷伐夷,不宜禁护。”
以夷治夷
出处:《明史·张祐传》:“以夷治夷,可不烦兵而下。”
河溓海夷
出处:《宋书·礼志三》:“故精纬上灵,动殖下端,诸侯轨道,河溓海夷。”
履险若夷
出处:《晋书·姚苌载记》:“董率大众,履险若夷,上下咸允,人尽死力。”
视险若夷
出处:三国·魏·吴质《与文帝书》:“虽云幽深,视险若夷。”
以夷攻夷
出处:《汉书·晁错传》:“以蛮夷攻蛮夷,中国之形也。”颜师古注:“不烦华夏之兵,使其同类互相攻击也。”《明史·李材传》:“给事中唐尧钦等亦言:‘材以夷攻夷,功不可泯。’”
行比伯夷
出处:战国·楚·屈原《九章·桔颂》:“年岁虽小,可师长兮,行比伯夷,置以为像兮。”
放诸四夷
出处:鲁迅《对于批评家的希望》:“我所希望的不过愿其有一点常识,例如……出洋留学和‘放诸四夷’的区别,笋和竹的区别。”
尊王攘夷
出处:清·皮锡瑞《经学历史·经学变古时代》:“但尊王攘夷,虽春秋大义,而王非唯喏趋伏之可尊,夷非一身两臂之可攘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