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之若浼成语(1个)
避之若浼
出处: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:“推恶恶之心,思与乡人立,其冠不正,望望然去之,若将浼也。”赵岐注:“与乡人立,见其冠不正,望望然,惭愧之貌也,去之恐其污己也。”
- 爱之欲其生,恶之欲其死:喜爱他时,总想叫他活着;讨厌他时,总想叫他死掉。指极度地凭个人爱憎对待人。
- 安之若命:指人遭受的不幸看作命中注定,因而甘心承受。
- 爱之欲其生:指喜欢一个人时总想叫他活着。指极度地凭个人爱憎对待人。
- 避之若浼:指躲避惟恐不及,生怕沾污了自身。
- 藏之名山,传之其人:把著作藏在名山,传给志趣相投的人。
- 操之过急:操:做,从事。处理事情,解决问题过于急躁。
- 持之有故:持:持论,主张;有故:有根据。指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有一定的根据。
- 处之泰然:处:处理,对待;泰然:安然,不以为意的样子。若无其事的样子。形容自理事情沉着镇定。也指对待问题毫不在意。
- 操之过激:指处事过于激烈。
- 操之过切:指处事过于急切。
- 爱才若渴:才:贤才,人才。爱慕贤才,急欲求得,就象口渴急于喝水一样。
- 安之若命:指人遭受的不幸看作命中注定,因而甘心承受。
- 避之若浼:指躲避惟恐不及,生怕沾污了自身。
- 怅然若失:怅然:形容不如意、不痛快。 象失去什么似的烦恼不快。
- 从善若流:形容能迅速地接受别人的好意见。同“从善如流”。
- 从恶若崩:崩:倒塌。学坏像高山崩塌一样迅速。比喻学坏很容易。
- 大辩若讷:讷:语言迟钝,不善于讲话。真正有口才的人表面上好像嘴很笨。表示善辩的人发言持重,不露锋芒。
- 大巧若拙:拙:笨。指真正聪明的人,不显露自己,从表面看,好象笨拙。
- 大智若愚:某些才智出众的人,看来好象愚笨,不露锋芒。
- 安之若素:安:安然,坦然;之:代词,指人或物;素:平常。安然相处,和往常一样,不觉得有什么不合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