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什么一什么成语(16个)
百不一存
出处:《南史·蔡廓传附蔡兴宗》:“时士庶危惧,衣冠咸欲远徙,后皆流离外难,百不一存。”
百无一能
出处:明·施耐庵《水浒全传》第三十二回:“宋江道:‘我自百无一能,虽有忠心,不能得进步。’”
百无一失
出处:汉·王充《论衡·须颂》:“从门应庭,听堂室之言,什而失九,如升堂窥室,百不失一。”
百无一用
出处:清·黄景仁《杂感》:“十有九人堪白眼,百无一用是书生。”
百世一人
出处:宋·苏轼《祭司马君实文》:“百世一人,千载一时,惟时与人,鲜偶常奇。”
百喙一词
出处:清·龚自珍《大誓答问第一》:“儒者百喙一词,言伏生《尚书》二十八篇。”
百虑一致
出处:语出《易·系辞下》:“天下何思何虑,天下同归而殊涂,一致而百虑。”
百无一成
出处:清·曾国藩《圣哲画象记》:“志学不早……驽缓多病,百无一成。”
百无一堪
出处:《旧唐书·郭子仪传》:“盖以六军之兵,素非精练,皆市肆屠沽之人,务挂虚名,苟避征赋,及驱以就战,百无一堪。”
百死一生
出处:《北齐书·杜弼传》:“诸勋人身触锋刃,百死一生,纵其贪鄙,所取处大,不可同之循常例也。”
百无一是
出处:宋·袁采《袁氏世范》:“至于百无一是,且朝夕以此相临,极为难处。”
百不一贷
出处:《新唐书·酷吏传·来俊臣》:“后信之,诏于丽景门别置狱,敕俊臣等颛按事,百不一贷。”
百不一遇
出处:汉·荀悦《汉纪·哀帝纪下》:“言立策成,终无咎悔,若此之事,百不一遇,其知之所见,万不及一也。”
百密一疏
出处:清·魏源《庸易通义》:“至道问学之有知无行,分温故为存心,知新为致知,而敦厚为存心,崇礼为致知,此皆百密一疏。”
百不一爽
出处:《清史稿·戴敦元传》:“至老,或问僻事,指革书案卷,百不一爽。”
百无一存
出处: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22卷:“多被王仙其作寇残灭,里闾人物,百无一存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