抵掌而谈

[dǐ zhǎng ér tán] 

抵掌而谈拼音

[ dǐ zhǎng ér tán ]

抵掌而谈的意思

指谈得很融洽。

成语基本释义:

[ 成语形式 ]

ABCD式的成语

[ 成语结构 ]

偏正式成语

[ 常用程度 ]

一般成语

[ 感情色彩 ]

中性成语

[ 成语繁体 ]

抵掌而談

[ 成语用法 ]

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气氛融洽

抵掌而谈近义词

抵足而谈、促膝谈心

抵掌而谈反义词

惊慌失措寝食不安见异思迁

抵掌而谈出处

《战国策·秦策一》:“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,抵掌而谈。”

抵掌而谈成语典故

战国时期,苏秦到秦国去游说秦惠王实行连横的主张遭到失败,就回家乡洛阳潜心研究兵法。一年后他到赵国去拜谒赵王,与赵王抵掌而谈,鼓吹他的合纵主张,赵王十分高兴,封苏秦为武安君,授以相印,商议六国合纵策略。

抵掌而谈造句

1、六十多年前,在延安的一座窑洞里,毛泽东主席与黄炎培先生有过一次抵掌而谈。

2、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,抵掌而谈

3、另一历史名人夏完淳,天资早慧,世称“江左圣童”,亦为明末抗清的少年英雄,其师从陈子龙,师生二人常携手登临辰山,抵掌而谈,并留宿于道观内。

4、赵苍和李飞这对老朋友,在火车上不期而遇,他们兴奋地抵掌而谈,毫无倦意。

5、一个脱略不羁沧桑文士,一个两世为人成熟少年,两人兰厢对饮,抵掌而谈,竟也无比投契,大有相见恨晚之意!……

抵掌而谈英语翻译

暂无英语翻译

抵掌而谈相关查询

抵掌而谈成语接龙

  • 不教而诛:教:教育;诛:处罚,杀死。不警告就处死。指事先不教育人,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。
  • 爱博而情不专:对人或事物的喜爱很广泛,而感情不能专一。
  • 安枕而卧:放好枕头睡大觉。比喻太平无事,不必担忧。
  • 全身而退:指为了保全自己,主动地退出曾经与自己有关的事件,并且在离开的时候能够毫无牵挂地抽身而去。全身:保全自身。退:退出事端。
  • 不教而杀:教:教育;杀:处罚,杀死。不警告就处死。指事先不教育人,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。
  • 备而不用:准备好了,以备急用,眼下暂存不用。
  • 背道而驰:背:背向;道:道路;驰:奔跑。朝相反的方向跑去。比喻彼此的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。
  • 比肩而立:比肩:并肩。肩并肩地站立。比喻彼此距离极近。
  • 并为一谈: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,当作同样的事物谈论。
  • 不经之谈:不经:不合道理。荒诞无稽、没有根据的话。

抵掌而谈的意思是指谈得很融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