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汾门下

[hé fén mén xià] 

河汾门下拼音

[ hé fén mén xià ]

河汾门下的意思

河:黄河。汾:汾水。用以比喻名师门下,人才济济或人才辈出。

成语基本释义:

[ 成语形式 ]

ABCD式的成语

[ 成语结构 ]

偏正式成语

[ 感情色彩 ]

中性成语

[ 成语繁体 ]

河汾門下

[ 成语用法 ]

作宾语、定语;指名师

河汾门下近义词

河汾门下反义词

河汾门下出处

隋末大儒王通(文中子)在黄河、汾水之间设馆教学,远近来此求学者达一千余人,房玄龄、杜如晦、魏征、李靖、程之、薛收、温大雅等都是他的门徒,而这些人都是唐初的功臣,时称“河汾门下”。

河汾门下成语典故

隋朝末年,大儒王通不想谋一官半职,他决定把自己的学问传授他人,就在河汾设帐授学,他的教育方法十分独特,很多人都慕名而来求学。他的学生如房玄龄、魏征、李靖、程元、窦威、贾琼等,人们以河汾门下的学生为荣。

河汾门下造句:

河汾门下英语翻译

暂无英语翻译

河汾门下相关查询

河汾门下成语接龙

  • 安营下寨:安、下:建立,安置;寨:防守用的栅栏。指部队驻扎下来。也比喻建立临时的劳动或工作基地。
  • 白屋寒门:白屋:用白茅草盖的屋;寒门:清贫人家。泛指贫士的住屋。形容出身贫寒。
  • 笔下生花:比喻文人才思俊逸,写作的诗文极佳。
  • 筚门闺窦:筚门:柴门;圭窦:上尖下方的圭形门洞。形容穷苦人家的住处。
  • 不耻下问: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,而不觉得不好意思。
  • 不二法门:不二:指不是两极端;法门:佧行入道的门径。原为佛家语,意为直接入道,不可言传的法门。后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。
  • 不废江河:赞扬作家或其著作流传不朽。
  • 不讳之门:讳:忌讳。指说话可以直言不讳的地方。
  • 不在话下:指事物轻微,或者理所当然,不值得一提。
  • 布鼓雷门:布鼓:布蒙的鼓;雷门:古代浙江会稽的城门名。在雷门前击布鼓。比喻在能手面前卖弄本领。

河汾门下的意思是河:黄河。汾:汾水。用以比喻名师门下,人才济济或人才辈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