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豕涉河

[sān shǐ shè hé] 

三豕涉河拼音

[ sān shǐ shè hé ]

三豕涉河的意思

比喻文字传写或刊印讹误。

成语基本释义:

[ 成语形式 ]

ABCD式的成语

[ 成语结构 ]

主谓式成语

[ 感情色彩 ]

中性成语

[ 成语用法 ]

作宾语、定语;指文字刊印讹误

三豕涉河近义词

三豕渡河

三豕涉河反义词

三豕涉河出处

《吕氏春秋·察传》:“子夏之晋,过卫,有读史记者曰:‘晋师三豕涉河。’子夏曰:‘非也,是己亥也。夫己与三相近,豕与亥相似。’至于晋而问之,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。”

三豕涉河成语典故

春秋时期,孔子的学生子夏到晋国去,路经卫国时,听到一个人正在读史书:“晋国的军队三豕涉河。”子夏就去纠正他:“你读错了,不是三豕是已亥,因为已与三、亥与豕字形相象。”后来那人到晋国核对,晋国军队果然是已亥年过的河。

三豕涉河造句:

请不要犯三豕涉河的错误

三豕涉河英语翻译

暂无英语翻译

三豕涉河相关查询

三豕涉河成语接龙

  • 挨三顶五:形容人多,连接不断。
  • 捱三顶五:形容人群拥挤,接连不断。
  • 跋山涉水:跋山:翻过山岭;涉水,用脚趟着水渡过大河。翻山越岭,趟水过河。形容走远路的艰苦。
  • 白璧三献:楚人和氏得玉璞,两献楚王,两遭刖足。第三次王使治璞,得白玉,琢以为璧,世称“和氏璧”。比喻不识良材或怀才不遇。
  • 辨如悬河:辨,通“辩”。犹言口若悬河。
  • 辨若悬河:辨,通“辩”。犹言口若悬河。
  • 不壹而三:指再三;多次。
  • 垂涎三尺:口水挂下三尺长。形容极其贪婪的样子。也形容非常眼热。
  • 长蛇封豕:长蛇和大猪。比喻贪暴者。
  • 得其三昧:三昧:梵语,意为正定。排除一切杂念,使心神平静,专心致志,达到悟境。引申为诀窍或精义。指在某方面造诣深湛,熟知精义。

三豕涉河的意思是比喻文字传写或刊印讹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