杀威棒

[shā wēi bàng] 

杀威棒拼音

[ shā wēi bàng ]

杀威棒的意思

旧时为压倒犯人的气焰,用棍棒打刚抓到或解到的犯人的腿或臀部。借指灭人威风的工具或手段

成语基本释义:

[ 成语形式 ]

3字成语

[ 成语结构 ]

偏正式成语

[ 常用程度 ]

常用成语

[ 感情色彩 ]

中性成语

[ 成语繁体 ]

殺威棒

[ 成语用法 ]

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

杀威棒近义词

杀威棒反义词

杀威棒出处

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九回:“先皇太祖武德皇帝圣旨事例,但凡新入流配的人,须先吃一百杀威棒。”

杀威棒造句:

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13回:“恐怕行伍中顽劣不遵约束,见面时要打一百棍,名杀威棒。”

杀威棒英语翻译

暂无英语翻译

杀威棒相关查询

杀威棒成语接龙

  • 八面威风:各个方面都很威风。形容神气足,声势盛。
  • 不教而杀:教:教育;杀:处罚,杀死。不警告就处死。指事先不教育人,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。
  • 当头棒喝:佛教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常常用棒一击或大喝一声,促他醒悟。比喻严厉警告,促使人猛醒过来。
  • 恩威并行:安抚和强制同时施行。
  • 恩威并重:安抚和强制同时施行。
  • 二桃杀三士:将两个桃子赐给三个壮士,三壮士因相争而死。比喻借刀杀人。
  • 恩威并用:安抚和强制同时施行。现也指掌权者对手下人,同时用给以小恩小惠和给以惩罚的两种手段。
  • 格杀弗论:指把拒捕、行凶或违反禁令的人当场打死而不以杀人论罪。同“格杀勿论”。
  • 汉官威仪:原指汉朝官吏的服饰制度。后常指汉族的统治制度。
  • 狐虎之威:狐狸与老虎相互勾结而表现出来的威势。比喻权贵当道者与其爪牙串通一气而发出的淫威。

杀威棒的意思是旧时为压倒犯人的气焰,用棍棒打刚抓到或解到的犯人的腿或臀部。借指灭人威风的工具或手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