退避三舍拼音
[ tuì bì sān shě ]
退避三舍的意思
舍: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。主动退让九十里。比喻退让和回避,避免冲突。
成语基本释义:
[ 成语形式 ]
ABCD式的成语[ 成语结构 ]
补充式成语[ 常用程度 ]
常用成语[ 感情色彩 ]
中性成语[ 成语繁体 ]
退避三捨[ 成语正音 ]
舍,不能读作“shě”。[ 成语用法 ]
作谓语、定语;指退让退避三舍近义词
退避三舍反义词
退避三舍出处
《左传·僖公二十三年》:“晋楚治兵,遇于中原,其辟君三舍。”
退避三舍成语典故:
春秋时候,晋献公听信谗言,杀了太子申生,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。重耳闻讯,逃出了晋国,在外流忘十几年。
经过千幸万苦,重耳来到楚国。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,就以国群之礼相迎,待他如上宾。
一天,楚王设宴招待重耳,两人饮洒叙话,气氛十分融洽。忽然楚王问重耳:“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,该怎么报答我呢?”重耳......
退避三舍造句:
我说姊姊不过,只得退避三舍了。(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四十二回)
退避三舍英语翻译
暂无英语翻译
退避三舍相关查询
退避三舍成语接龙
- 挨三顶五:形容人多,连接不断。
- 捱三顶五:形容人群拥挤,接连不断。
- 白云亲舍:亲:指父母;舍:居住。比喻思念父母的话。
- 不避斧钺:斧钺:古代的兵器。不躲避斧钺之类的兵器。形容将士英勇无畏,或烈士忠义不屈。
- 不成三瓦:比喻不能要求齐全。
- 不知进退:不知道应当前进还是应当后退。比喻无决断。也形容言语行动没有分寸。
- 八难三灾:比喻小孩生来多病。也形容经常遭遇不幸。
- 避难就易:就:凑近,靠近。躲开难的,去找容易的做。也指做事情先从容易的做起。
- 避难趋易:指避开困难的而拣容易的做。
- 避影敛迹:指隐蔽起来,不露形迹。
退避三舍的意思是舍: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。主动退让九十里。比喻退让和回避,避免冲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