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冠李下拼音
[ zhèng guàn lǐ xià ]
正冠李下的意思
在李树下不整帽子,以避免偷李的嫌疑。比喻做容易引起怀疑的事。
成语基本释义:
[ 成语形式 ]
ABCD式的成语[ 成语结构 ]
偏正式成语[ 常用程度 ]
一般成语[ 感情色彩 ]
中性成语[ 成语用法 ]
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正冠李下近义词
正冠李下反义词
正冠李下出处
《乐府诗集·相和歌辞七·君子行》:“君子防未然,不处嫌疑间。瓜田不纳履,李下不整冠。”
正冠李下造句:
下官不能避溺山隅,而正冠李下,既贻疵辱,方致徽绳。★《梁书·王僧孺传》
正冠李下英语翻译
暂无英语翻译
正冠李下相关查询
正冠李下成语接龙
- 安宅正路:比喻仁义。谓以仁居心,以义行事。
- 安营下寨:安、下:建立,安置;寨:防守用的栅栏。指部队驻扎下来。也比喻建立临时的劳动或工作基地。
- 笔下超生:超生:佛家语,指人死后灵魂投生为人。为了免使他人受难,书写时,在用意和措词方面都给予宽容或开脱。
- 笔下生花:比喻文人才思俊逸,写作的诗文极佳。
- 兵临城下:敌军已来到自己的城墙下面。比喻情势十分危急。
- 拨乱反正:乱:指乱世;反:通“返”,回复。消除混乱局面,恢复正常秩序。
- 不耻下问: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,而不觉得不好意思。
- 不在话下:指事物轻微,或者理所当然,不值得一提。
- 不正之风:不正当的社会风气。
- 巴人下里:①即下里巴人。古代楚国流行的民间歌曲。用以称流俗的音乐。巴,古国名,在今四川东部一带,古为楚地。下里,乡里。②泛指粗俗的。
正冠李下的意思是在李树下不整帽子,以避免偷李的嫌疑。比喻做容易引起怀疑的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