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足常乐

[zhī zú cháng lè] 

知足常乐拼音

[ zhī zú cháng lè ]

知足常乐的意思

知道满足,就总是快乐。形容安于已经得到的利益、地位。

成语基本释义:

[ 成语形式 ]

ABCD式的成语

[ 成语结构 ]

偏正式成语

[ 常用程度 ]

常用成语

[ 感情色彩 ]

中性成语

[ 成语繁体 ]

知足常樂

[ 成语正音 ]

乐,不能读作“音乐”的“yuè”。

[ 成语用法 ]

连动式;作谓语、宾语;含褒义

知足常乐近义词

自得其乐心满意足

知足常乐反义词

愤愤不平郁郁寡欢

知足常乐出处

先秦·李耳《老子》:“祸莫大于不知足,咎莫大于欲得,故知足之足常足矣。”

知足常乐造句:

一个快乐主义者首先得有知足的修养,就是古训所谓‘知足常乐’。★王西彦《古屋》第一部

知足常乐英语翻译

暂无英语翻译

知足常乐相关查询

知足常乐成语接龙

  • 安常守分:分:本分,自己分内的。习惯于平稳的生活,安守本分。
  • 安贫乐道:安于贫穷,以坚持自己的信念为乐。旧时士大夫所主张的为人处世之道。
  • 安常习故:习:习惯;故:旧例。安于常规,习惯旧例。形容按照常规和老套办事,守旧而不思变革。
  • 安生乐业:犹安居乐业。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劳动。
  • 安心乐意:原指心情安宁,情绪愉快。后多指内心情愿,十分愉快。
  • 安分知足:安于本分,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。
  • 百足之虫,死而不僵:百足:虫名,又名马陆或马蚿,有十二环节,切断后仍能蠕动。比喻势家豪族,虽已衰败,但因势力大,基础厚,还不致完全破产。
  • 兵无常势:常:不变;势:形势。用兵无一成不变的形势。用以说明办事要因时、因地制宜,具体问题要用具体办法去解决。
  • 伯玉知非:伯玉:蘧瑗,字伯玉,春秋时卫国人;非:不对。比喻知道以前不对。
  • 伯乐相马:伯乐:相传为秦穆公时的人,姓孙名阳,善相马。指个人或集体发现、推荐、培养和使用人才的人。

知足常乐的意思是知道满足,就总是快乐。形容安于已经得到的利益、地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