问字开头的成语大全
- 问牛知马- 出处:《汉书·赵广汉传》:“钩距者,设欲知马贾(价),则先问狗,已问羊,又问牛,然后及马,参伍其贾,以类相准,则知马之贵贱,不失实矣。” 
- 问舍求田- 出处:《三国志·魏书·陈登传》:“君有国士之名,今天下大乱,帝主失所,望君忧国忘家,有救世之意,而君求田问舍,言无可采,是元龙所讳也,何缘当与君语。” 
- 问心无愧- 出处: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二十二回:“就是将来外面有点风声,好在这钱不是老爷自己得的,自可以问心无愧。” 
- 问诸水滨- 出处:《左传·僖公四年》:“贡之不入,寡君之罪也,敢不共给?昭王之不复,君其问诸水滨!” 
- 问罪之师- 出处: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葛巾》:“日已向辰,喜无问罪之师。” 
- 问长问短- 出处: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35回:“将人都支出去,然后又陪笑问长问短。” 
- 问寒问暖- 出处:康濯《我在乡下》:“他短不了上我屋里来拉扯个时事,还常常问寒问暖问吃问住,亲热的不行。” 
- 问安视寝- 出处:宋·陈亮《廷对策》:“而问安视寝之余,所以察词而观色,因此而得彼者,其端甚众。” 
- 问鼎轻重- 出处:《左传·宣公三年》:“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?” 
- 问鼎中原- 出处:传说古代夏禹铸造九鼎,代表九州,作为国家权力的象征。夏、商、周三代以九鼎为传国重器,为得天下者所据有。 
- 问十道百- 出处:明·洪楩《清平山堂话本·快嘴李翠莲记》:“只是口嘴快些,凡向人前,说成篇,道成溜,问一答十,问十道百。” 
- 问柳评花- 出处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75回:“这些少年,正是斗鸡走狗、问柳评花的一干游侠纨绔。” 
- 问柳寻花- 出处:唐·杜甫《严中丞枉驾见过》:“元戎小对出郊外,问柳寻花到野亭。” 
- 问一答十- 出处: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75回:“太尉此去,下官手下有个虞侯,能言快语,问一答十,好与太尉提拔事情。” 
- 问安视膳- 出处:《礼记·文王世子》:“文王之为世子,朝于王季日三。鸡初鸣而衣服,至于寝门外,问内竖之御者曰:‘今日安否何如?’……食上,必在视寒暖之节,食下,问所膳。” 
- 问道于盲- 出处:唐·韩愈《答陈生书》:“足下求速化之术,不于其人,乃以访愈,是所谓借听于聋,求道于盲。” 
- 问羊知马- 出处:《汉书·赵广汉传》:“钩距者,设欲知马贾(价),则先问狗,已问羊,又问牛,然后及马。” 
- 问官答花- 出处: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40回:“这老头儿这才叫个‘问官答花,驴唇不对马嘴’。这与我的心事有什么相干?” 
- 问寝视膳- 出处:唐·吴兢《贞观政要·尊敬师傅》:“纲为太子陈君臣父子之道,问寝视膳之方,理顺辞直,听者忘倦。” 
- 问天买卦- 出处:《刘知远诸宫调·君臣弟兄子母夫妇团圆》:“三娘起对诸亲,奴有愿,问天买卦。” 
问开头的成语接龙
- 问牛知马成语接龙: 《汉书·赵广汉传》:“钩距者,设欲知马贾(价),则先问狗,已问羊,又问牛,然后及马,参伍其贾,以类相准,则知马之贵贱,不失实矣。”
- 问舍求田成语接龙: 《三国志·魏书·陈登传》:“君有国士之名,今天下大乱,帝主失所,望君忧国忘家,有救世之意,而君求田问舍,言无可采,是元龙所讳也,何缘当与君语。”
- 问心无愧成语接龙: 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二十二回:“就是将来外面有点风声,好在这钱不是老爷自己得的,自可以问心无愧。”
- 问诸水滨成语接龙: 《左传·僖公四年》:“贡之不入,寡君之罪也,敢不共给?昭王之不复,君其问诸水滨!”
- 问罪之师成语接龙: 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葛巾》:“日已向辰,喜无问罪之师。”
- 问长问短成语接龙: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35回:“将人都支出去,然后又陪笑问长问短。”
- 问寒问暖成语接龙: 康濯《我在乡下》:“他短不了上我屋里来拉扯个时事,还常常问寒问暖问吃问住,亲热的不行。”
- 问安视寝成语接龙: 宋·陈亮《廷对策》:“而问安视寝之余,所以察词而观色,因此而得彼者,其端甚众。”
- 问鼎轻重成语接龙: 《左传·宣公三年》:“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