容在第二的四字成语
音容宛在
出处:唐 李翱《祭吏部韩侍郎文》:“遣使祭斝,百酸搅肠,音然宛在,曷日而忘?”
以容取人
出处:《韩非子·显学》:“孔子曰:‘以容取人乎,失之子羽;以言取人乎,失之宰予。”《孔子家语·子路初见》:“以容取人,则失之子羽; 以辞取人,则失之宰予。”
音容如在
出处:《何典》第八回:“真堪爱,如花似玉风流态。风流态,眠思梦想,音容如在。”
雍容雅步
出处:《魏书·世祖纪》:“古之君子,养志衡门,德成业就,才为世使。或雍荣雅步,三命而后至;或棲棲遑遑,负鼎而自达。”
雍容不迫
出处:《元史·刘敏中传》:“敏中平生,身不怀币,口不论钱,义不苟进,进必有所匡救,援据今古,雍容不迫。”
雍容大度
出处: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:“常有大度,不事家人生产作业。”
雍容大雅
出处:老舍《不成问题的问题》:“快走,那白白的鞋底与颤动的腿带,会显出轻灵飘洒;慢走,又显出雍容大雅。”
雍容华贵
出处:曹禺《王昭君》第一幕:“姜夫人雍容华贵地走下,盈盈和戚戚恭恭敬敬地陪送出去。”
云容月貌
出处:明·梁辰鱼《香遍满·寄王桂父》套曲:“云容月貌,寻常淡妆难画描。出落风神年尚小,一团都是俏。”
正容亢色
出处:茅盾《第一阶段的故事》五:“‘这就该说是‘上海的外国小姐’才对呀!’赵夫人正容亢色地说。”
不容置辩
出处: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三生》:“吾合休矣。既而俘者尽释,惟某后至,不容置辩,立斩之。”
不容置喙
出处:孙力《都市风流》第20章:“他想推掉沈萍的邀请,但沈萍的口气不容置喙。”
不容置疑
出处:宋·陆游《严州乌龙广济庙碑》:“盖其灵响暴著,亦有不容置疑者矣。”
从容就义
出处:宋·朱熹《近思录》:“感慨杀身者易,从容就义者难。”
从容不迫
出处:《旧唐书·刘世龙传》“而思礼以为得计,从容自若,尝与相忤者,必引令枉诛。”
从容应对
出处:明·李贽《焚书·杂述·豫约》:“有问乃答,不问即默,安闲自在,从容应答,不敢慢之,不可敬之。”
改容易貌
出处:《庄子·德充符》:“‘吾与夫子游十九年,而未尝知吾兀者也。今子与我游于形骸之内,而子索我于形骸之外,不亦过乎?’子产蹴然改容更貌,曰:‘子无乃称。’”
姱容修态
出处:战国楚·宋玉《招魂》:“姱容修态,絙洞房些。”
敛容屏气
出处:《论语·乡党》:“鞠躬如也,屏气似不息者。”
音容笑貌
出处:鲁迅《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》:“先生的音容笑貌,还在目前,而所讲的《说文解字》却一句也不记得了。”
第二个字容的成语接龙
- 音容宛在成语接龙: 唐 李翱《祭吏部韩侍郎文》:“遣使祭斝,百酸搅肠,音然宛在,曷日而忘?”
- 以容取人成语接龙: 《韩非子·显学》:“孔子曰:‘以容取人乎,失之子羽;以言取人乎,失之宰予。”《孔子家语·子路初见》:“以容取人,则失之子羽; 以辞取人,则失之宰予。”
- 音容如在成语接龙: 《何典》第八回:“真堪爱,如花似玉风流态。风流态,眠思梦想,音容如在。”
- 雍容雅步成语接龙: 《魏书·世祖纪》:“古之君子,养志衡门,德成业就,才为世使。或雍荣雅步,三命而后至;或棲棲遑遑,负鼎而自达。”
- 雍容不迫成语接龙: 《元史·刘敏中传》:“敏中平生,身不怀币,口不论钱,义不苟进,进必有所匡救,援据今古,雍容不迫。”
- 雍容大度成语接龙: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:“常有大度,不事家人生产作业。”
- 雍容大雅成语接龙: 老舍《不成问题的问题》:“快走,那白白的鞋底与颤动的腿带,会显出轻灵飘洒;慢走,又显出雍容大雅。”
- 雍容华贵成语接龙: 曹禺《王昭君》第一幕:“姜夫人雍容华贵地走下,盈盈和戚戚恭恭敬敬地陪送出去。”
- 云容月貌成语接龙: 明·梁辰鱼《香遍满·寄王桂父》套曲:“云容月貌,寻常淡妆难画描。出落风神年尚小,一团都是俏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