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在第二的四字成语
回山倒海
出处:《魏书·高闾传》:“昔世祖以回山倒海之威,步骑数十万南临瓜步,诸郡尽降而盱眙小城,攻而弗克。”
回山转海
出处:唐·李白《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》诗:“回山转海不作难,倾情倒意无所惜。”
火山汤海
出处:《晋书·张骏传》:“虽有火山汤海,无所辞难,岂寒暑之足避哉!”
江山好改,秉性难移
出处: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 徐老仆义愤成家》:“常言道得好,江山易改,禀性难移。”
江山如故
出处:明·胡文焕《泰和记·苏子瞻泛游赤壁》:“叹兴亡,江山如故,何处觅曹郎。”
江山如画
出处:宋·苏轼《念如娇,赤壁怀古》:“江山如画,一时多少豪杰。”
荆山之玉
出处:三国魏·曹植《与杨德祖书》:“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,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。”
箕山之操
出处:《后汉书·赵岐传》:“大丈夫生世,遁无箕山之操,仕无伊吕之勋,天不我与,复何言哉!”
箕山之风
出处:清·王晫《今世说·雅量》:“[丁药园]谪居五载,略无迁谪状,躬耕自乐,洒然有箕山之风。”
箕山之节
出处:《吕氏春秋·求人》:“昔尧朝许由于沛泽之中,曰:‘……请属天下于夫子。’许由辞曰:‘为天下之不治与?而既已治矣。自为与?啁噍巢于林,不过一枝;偃鼠饮于河,不过满腹。归已君乎!恶用天下?’遂之箕山之下,颖水之阳,耕而食,终身无经天下之色。”
箕山之志
出处:三国·魏·曹丕《与吴质书》:“伟长独怀文抱质,恬淡寡欲,有箕山之志,可谓彬彬君子者也。”
江山好改,本性难移
出处:鲁迅《而已集·“意表之外”》:“但‘江山好改,本性难移’,也许后来还要开开口。”
江山易改,本性难移
出处:元·无名氏《谢金吾》第三折:“可不的江山易改,本性难移。”
江山易改,秉性难移
出处: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卷三十五:“常言道得好,‘江山易改,秉性难移。’”
江山易改,禀性难移
出处: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三十五卷:“看官有所不知。常言道得好,江山易改,禀性难移。”
开山祖师
出处:宋·辛弃疾《水龙吟》词:“只应白发是开山祖。”
靠山吃山,靠水吃水
出处: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三卷:“自古道,靠山吃山,靠水吃水。”
昆山片玉
出处:《晋书·郤诜传》:“臣举贤良对策,为天下第一,犹桂林之一枝,昆山之片玉。”
开山老祖
出处:宋·辛弃疾《水龙吟》词:“只应白发是开山祖。”
开山始祖
出处: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30回:“你好大胆!没规矩,没王法的!犯了这制造局的开山始祖曾中堂曾文正公的讳!”
第二个字山的成语接龙
- 回山倒海成语接龙: 《魏书·高闾传》:“昔世祖以回山倒海之威,步骑数十万南临瓜步,诸郡尽降而盱眙小城,攻而弗克。”
- 回山转海成语接龙: 唐·李白《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》诗:“回山转海不作难,倾情倒意无所惜。”
- 火山汤海成语接龙: 《晋书·张骏传》:“虽有火山汤海,无所辞难,岂寒暑之足避哉!”
- 江山好改,秉性难移成语接龙: 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 徐老仆义愤成家》:“常言道得好,江山易改,禀性难移。”
- 江山如故成语接龙: 明·胡文焕《泰和记·苏子瞻泛游赤壁》:“叹兴亡,江山如故,何处觅曹郎。”
- 江山如画成语接龙: 宋·苏轼《念如娇,赤壁怀古》:“江山如画,一时多少豪杰。”
- 荆山之玉成语接龙: 三国魏·曹植《与杨德祖书》:“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,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。”
- 箕山之操成语接龙: 《后汉书·赵岐传》:“大丈夫生世,遁无箕山之操,仕无伊吕之勋,天不我与,复何言哉!”
- 箕山之风成语接龙: 清·王晫《今世说·雅量》:“[丁药园]谪居五载,略无迁谪状,躬耕自乐,洒然有箕山之风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