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投于地拼音
[ zì tóu yú dì ]
自投于地的意思
投:抛掷。自己一下子仆伏在地上
成语基本释义:
[ 成语形式 ]
ABCD式的成语[ 成语结构 ]
偏正式成语[ 常用程度 ]
一般成语[ 感情色彩 ]
中性成语[ 成语用法 ]
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自投于地近义词
自投于地反义词
自投于地出处
盗大惊,自投于地,稽顺归罪。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陈寔传》
自投于地成语典故:
东汉灵帝时小官吏陈寔心地善良,做事公正无私。有天晚上一个小偷溜进他的屋里躲在屋梁上,他发现后并没有下令捉拿,而是把儿子、孙子叫到身边,给他们讲如何做人,不要学梁上的那位君子。小偷深受感动就下地求饶。陈寔给钱放他回。
自投于地造句:
宋·王谠《唐语林·雅量》:“元载之败,其女资敬寺尼真一纳于掖庭。德宗即位,召至一别殿,告其父死。真一自投于地,右右皆叱。”
自投于地英语翻译
暂无英语翻译
自投于地相关查询
自投于地成语接龙
- 安于一隅:隅:角落。安心在某一个角落。形容苟安一角,不求进取。
- 安身之地:存身的地方。批在某地居住、生活,或以某地作为建业的根基。
- 安于故俗,溺于旧闻:俗:习俗。溺:沉溺,陷入。拘守于老习惯,局限于旧见闻。形容因循守旧,安于现状。
- 安于现状:对目前的情况习惯了,不愿改变。
- 按行自抑:按:克制。约束自己的行为。
- 昂然自得:自得:自己感到舒适。指大模大样,满不在乎的样子。
- 哀鸿遍地:哀鸿:哀鸣的鸿雁。比喻啼饥号寒的灾民。比喻在天灾人祸中到处都是流离失所、呻吟呼号的饥民。
- 昂昂自若:昂昂:气概昂扬,大模大样;自若:象平常一样。形容无所顾虑,从容自如。
- 遨翔自得:指自由自在的样子。
- 安于盘石:象盘石一样安然不动。形容安定稳固。
自投于地的意思是投:抛掷。自己一下子仆伏在地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