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字结尾的成语大全
心如木石
出处:《五灯会元·百丈怀海禅师》:“一切诸法,莫记忆,莫缘念,放舍身心,令其自在,心如木石,无所辨别。”清·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·滦阳消夏录四》:“君不以异类见薄,故为悦己者容,北室生心如木石,吾安敢近?”
悬崖转石
出处:梁启超《中国历史上革命之研究》:“及其机之既动,则以悬崖转石之势,波波之相续,峰峰之不断,驯至数千百年而未有已。”
以卵击石
出处:《荀子·议兵》:“经桀作尧,譬之若以卵投石,以指绕沸。”
以卵投石
出处:《荀子·议兵》:“经桀作尧,譬之若以卵投石,以指绕沸。”《墨子·贵义》:“以其言非吾言者,是犹以卵投石也,尽天下之卵,其石犹是也,不可毁也。”
以升量石
出处:《淮南子·缪称训》:“使尧度舜则可,使桀度尧,是犹以升量石也。”
燕岱之石
出处:隋·江总《让尚书令表》:“谬以商丘之木,遂比舟楫之材;燕岱之石,混同瑚琏之器。”
以卵敌石
出处: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四十七回:“周瑜小子,偏怀浅戆,自负其能,辄欲以卵敌石;兼之擅作威福,无罪受刑,有功不赏。盖系旧臣,无端为所摧辱,心实恨之!”
以水投石
出处:三国·魏·李康《运命论》:“其言也。如以水投石,莫之受也。”
枕流漱石
出处: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排调》:“王曰:‘流可枕,石可漱乎?’孙曰:‘所以枕流,欲洗其耳;所以漱石,欲砺其齿。’”
衒玉贾石
出处:汉·扬雄《法言·问道》:“衒玉而贾石者,其狙诈乎!”
助人下石
出处:鲁迅《三闲集·通信》:“对于他们,攻击的人又正多,我何必再来助人下石呢。”
不分玉石
出处:清·刘献廷《广阳杂记》卷二:“向非君侯来,合郡士民当不分玉石矣。”
家无担石
出处:宋朝苏轼《乞赙赠刘季孙状》:“今年五月卒于官所,家无儋(担)石。”
流金铄石
出处:《淮南子·铨言训》:“大热铄石流金,火弗为益其烈。”战国楚·宋玉《招魂》:“十日代出,流金铄石些。”
落井投石
出处:沙汀《炮手》:“从未做过落井投石的事。”
落阱下石
出处:唐·韩愈《柳子厚墓志铭》:“一旦临小利害,仅如毛发比,反眼若不相识;落陷阱,不一引手救,反挤之,又下石焉者,皆是也。”
他山之石
出处:《诗经·小雅·鹤鸣》:“他山之石,可以为错。”
泰山盘石
出处:
泰山磐石
出处:清·魏秀仁《花月痕》第50回:“我算什么,明相国不动声色,却出斯民于火热水深,措天下于泰山磐石。”
下井投石
出处: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十二回:“他一见宪眷比从前差了许多,晓得其中一定有人下井投石,说他的坏话。”
石结尾的成语接龙
- 心如木石成语接龙: 《五灯会元·百丈怀海禅师》:“一切诸法,莫记忆,莫缘念,放舍身心,令其自在,心如木石,无所辨别。”清·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·滦阳消夏录四》:“君不以异类见薄,故为悦己者容,北室生心如木石,吾安敢近?”
- 悬崖转石成语接龙: 梁启超《中国历史上革命之研究》:“及其机之既动,则以悬崖转石之势,波波之相续,峰峰之不断,驯至数千百年而未有已。”
- 以卵击石成语接龙: 《荀子·议兵》:“经桀作尧,譬之若以卵投石,以指绕沸。”
- 以卵投石成语接龙: 《荀子·议兵》:“经桀作尧,譬之若以卵投石,以指绕沸。”《墨子·贵义》:“以其言非吾言者,是犹以卵投石也,尽天下之卵,其石犹是也,不可毁也。”
- 以升量石成语接龙: 《淮南子·缪称训》:“使尧度舜则可,使桀度尧,是犹以升量石也。”
- 燕岱之石成语接龙: 隋·江总《让尚书令表》:“谬以商丘之木,遂比舟楫之材;燕岱之石,混同瑚琏之器。”
- 以卵敌石成语接龙: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四十七回:“周瑜小子,偏怀浅戆,自负其能,辄欲以卵敌石;兼之擅作威福,无罪受刑,有功不赏。盖系旧臣,无端为所摧辱,心实恨之!”
- 以水投石成语接龙: 三国·魏·李康《运命论》:“其言也。如以水投石,莫之受也。”
- 枕流漱石成语接龙: 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排调》:“王曰:‘流可枕,石可漱乎?’孙曰:‘所以枕流,欲洗其耳;所以漱石,欲砺其齿。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