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字结尾的成语大全
望梅阁老
出处:唐·白居易《每见吕南二郎中新文辄窃有所叹惜因成长句以咏所怀》:“望梅阁老无妨渴,画饼尚书不救饥。”
文章宿老
出处:《新唐书·李峤传》:“李峤富才思,然其仕前与王勃、杨盈川接,中与崔融、苏味道齐名,晚诸人没,而为文章宿老,一时学者取法焉。”
徐娘半老
出处:《南史·后妃传下》:“徐娘虽老,犹尚多情。”
悬车告老
出处:汉·蔡邕《陈寔碑》:“时年已七十,遂隐丘山,悬车告老,四门备礼,闲心静居。”
倚老卖老
出处:元·无名氏《谢金梧》第一折:“我尽让你说几句便罢,则管里倚老卖老,口里唠唠叨叨说个不了。”
养儿防老
出处:宋·陈元靓《事林广记》:“养儿防老,积谷防饥。”
长年三老
出处:唐·杜甫《拨闷》诗:“长年三老遥怜汝,捩舵开头捷有神。”
宝刀不老
出处: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七十回:“忠(黄忠)怒曰:‘竖子欺吾年老!吾手中宝刀却不老。’”
白头到老
出处:《诗经·卫风·氓》:“及尔偕老。”明·陆采《怀香记·奉诏班师》:“孩儿,我与你母亲白头偕老,富贵双全。”
宝刀未老
出处:《三国演义》第七十回:“忠怒曰:‘竖子欺吾年老!吾手中宝刀却不老。’”
长生不老
出处:《太上纯阳真经·了三得一经》:“天一生水,人同自然,肾为北极之枢,精食万化,滋养百骸,赖以永年而长生不老。”
村夫野老
出处:明·焦竑《玉堂丛语·行谊》:“周文襄公忱巡抚江南时,尝支驺从入田野间,与村夫野老相语,问疾苦。”
遗黎故老
出处:明·宋濂《曾君石表碑》:“当宋初改物,遗黎故老犹有存者。”
玉关人老
出处:《后汉书·班超传》载:班超戍守西域,凡三十一年。年老思归,上和帝疏云:“臣不敢望到酒泉郡,但原生入玉门关。”《宋史·蔡挺传》:“[挺]在渭久,郁郁不自聊,寓意词曲,有‘玉关人老’之叹。”
开国元老
出处:《北史·赵普传》:“伏见山南东道节度使赵普,开国元老,参谋缔构,厚重有识。”
怜贫敬老
出处:元·无名氏《刘弘嫁婢》第四折:“吾神又将小女桂花配与奇童为妻,则为你恤孤念寡,敬老怜贫,因此感动天地也。”
怜贫惜老
出处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四十二回:“连各房里的姑娘们,都这样怜贫惜老,照看我。”
青山不老
出处: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六十回:“青山不老,绿水长存。他日事成,必当后报。”
携幼扶老
出处: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严助传》:“施德垂赏以招致之,此必携幼扶老以旧圣德。”
以老卖老
出处:曹禺《北京人》第一幕:“张:(遇见了爷爷辈的这般以老卖老的同事,只好顺嘴胡溜,嘻嘻地)是啊是啊,陈奶奶。”
老结尾的成语接龙
- 望梅阁老成语接龙: 唐·白居易《每见吕南二郎中新文辄窃有所叹惜因成长句以咏所怀》:“望梅阁老无妨渴,画饼尚书不救饥。”
- 文章宿老成语接龙: 《新唐书·李峤传》:“李峤富才思,然其仕前与王勃、杨盈川接,中与崔融、苏味道齐名,晚诸人没,而为文章宿老,一时学者取法焉。”
- 徐娘半老成语接龙: 《南史·后妃传下》:“徐娘虽老,犹尚多情。”
- 悬车告老成语接龙: 汉·蔡邕《陈寔碑》:“时年已七十,遂隐丘山,悬车告老,四门备礼,闲心静居。”
- 倚老卖老成语接龙: 元·无名氏《谢金梧》第一折:“我尽让你说几句便罢,则管里倚老卖老,口里唠唠叨叨说个不了。”
- 养儿防老成语接龙: 宋·陈元靓《事林广记》:“养儿防老,积谷防饥。”
- 长年三老成语接龙: 唐·杜甫《拨闷》诗:“长年三老遥怜汝,捩舵开头捷有神。”
- 宝刀不老成语接龙: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七十回:“忠(黄忠)怒曰:‘竖子欺吾年老!吾手中宝刀却不老。’”
- 白头到老成语接龙: 《诗经·卫风·氓》:“及尔偕老。”明·陆采《怀香记·奉诏班师》:“孩儿,我与你母亲白头偕老,富贵双全。”